在足球世界的喧嚣中,欧协联(UEFA Europa Conference League)作为欧洲第三级别的俱乐部赛事,自2021年创立以来,一直备受争议,前热刺球员、现足球评论员杰米·奥哈拉(Jamie O'Hara)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地将这项赛事比作“酒吧杯”(pub cup),并借此嘲讽切尔西因成绩不佳才“沦落”到参加这一赛事,这一言论迅速在足球界掀起波澜,引发了球迷、媒体和专家的广泛讨论。

奥哈拉在TalkSport电台的节目中表示:“欧协联?那简直就是个酒吧杯级别的赛事!切尔西这种曾经的欧冠冠军,现在却只能去参加这种比赛,真是可悲,他们是因为在英超和欧战中表现糟糕,才不得不去那里找点存在感。”他的言论直指切尔西近年来的低迷状态,同时也质疑了欧协联的竞技水平和吸引力。

欧协联作为欧足联的新兴赛事,旨在为更多欧洲俱乐部提供国际舞台,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小联赛的球队,自诞生之初,它就面临着“鸡肋”的批评——奖金较低、关注度有限,且常被大俱乐部视为“备选”或“降级”选择,奥哈拉的“酒吧杯”比喻,恰恰捕捉了这种边缘感:就像业余球队在本地酒吧组织的比赛一样,缺乏顶级赛事的荣耀和激情。

切尔西的参与,则让这一赛事的话题度飙升,这支西伦敦俱乐部曾两次夺得欧冠冠军,并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是英格兰和欧洲足坛的豪门,上赛季切尔西在英超仅排名第12位,无缘欧冠和欧联杯,最终通过联赛杯的“后门”获得了欧协联资格,这在俱乐部历史上实属罕见,也反映了球队近年来的动荡:所有权变更、教练更迭、阵容重组,以及成绩的断崖式下滑。

切尔西的衰落并非偶然,自2022年托德·伯利(Todd Boehly)领导的财团收购俱乐部以来,球队经历了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革,但效果不佳,巨额引援如恩佐·费尔南德斯(Enzo Fernández)和穆德里克(Mykhailo Mudryk)并未立即带来成绩提升,反而导致阵容失衡和财务压力,主帅更替频繁,从图赫尔(Thomas Tuchel)到波特(Graham Potter),再到如今的波切蒂诺(Mauricio Pochettino),球队始终缺乏稳定性,这种背景下,欧协联成了切尔西的“救命稻草”——一个可能挽回颜面、积累信心的平台。

奥哈拉的嘲讽并非毫无道理,欧协联的赛程和对手水平确实无法与欧冠相比,以本赛季为例,切尔西在小组赛可能面对来自罗马尼亚、瑞典或塞浦路斯的球队,而非皇马、拜仁这样的巨人,赛事奖金也相形见绌:欧冠冠军可获得近1亿欧元收入,而欧协联总奖金池仅2.35亿欧元,分摊给所有参赛队,对切尔西这样的俱乐部来说,这更多是一种“象征性”参与,而非经济或竞技上的重大机会。

切尔西球迷对球队参加欧协联的心情复杂,他们希望球队能借此重拾胜利习惯,甚至争夺冠军——毕竟,任何银杯都值得庆祝,许多人感到尴尬和失落,认为这是俱乐部衰落的鲜明标志,社交媒体上,球迷们分成两派:一派调侃“终于有奖杯可拿了”,另一派则愤怒表示“这不是切尔西该待的地方”。

奥哈拉嘲讽欧协联为酒吧杯,切尔西落魄参赛引发热议

欧足联则对奥哈拉的言论保持沉默,但一直致力于提升欧协联的形象,他们强调这项赛事的包容性,它为小国俱乐部提供了与豪门交锋的机会,并促进了欧洲足球的整体发展,上赛季的冠军西汉姆联通过参赛获得了欧联杯资格,实现了“阶梯式”晋升,但批评者认为,这反而凸显了赛事的“二等”属性——它更像是通往更大舞台的跳板,而非终极目标。

从 broader 视角看,奥哈拉的“酒吧杯”论反映了足球世界中日益扩大的阶层分化,欧冠已成为富豪俱乐部的私人派对,而欧协联则像是“穷人的盛宴”,切尔西的参与,恰恰说明了现代足球的残酷:成绩决定一切,一旦下滑,就会被迫“降级”,这不仅关乎荣誉,还影响商业收入、球员吸引力和全球品牌价值。

对于切尔西来说,欧协联既是一个挑战,也是一个机遇,如果能够夺冠,它将为波切蒂诺的球队注入信心,并证明俱乐部仍在正轨,但如果表现不佳,甚至早早出局,奥哈拉的嘲讽将显得更具杀伤力,进一步加剧俱乐部的危机感。

奥哈拉嘲讽欧协联为酒吧杯,切尔西落魄参赛引发热议

奥哈拉的言论虽带刺,却戳中了足球世界的现实:赛事等级制、俱乐部的兴衰轮回,以及球迷的期望与失望,欧协联或许不是“酒吧杯”,但它确实承载着一种微妙的尴尬——对切尔西而言,这是重回巅峰之路的起点,还是继续沉沦的证明?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